9月17日,大禹学院在常州校区举办了“禹志·校友话成长”活动,邀请大禹学院2011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毕业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俞小彤,以《海洋盐类腐蚀下近海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为主题开展讲座。
讲座伊始,俞小彤副研究员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科研历程:从聚焦混凝土材料腐蚀研究,到深入探索钢筋混凝土粘结特性,再到拓展至RC构件整体性能研究,她将多年学术经历娓娓道来。过程中,俞副研究员还通过通俗易懂的原理讲解,帮助同学们快速建立对本次分享会主题的整体认知,随后顺势引入“海洋盐类腐蚀下钢筋混凝土粘结特性演化”的核心学术报告内容。
俞小彤副研究员从研究背景、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极限粘结强度计算模型等方面,全方位地向同学们介绍海洋盐类腐蚀下钢筋混凝土粘结特性的演化规律。她通过分析基础原理,结合海洋环境中氯盐与硫酸盐共存的事实,让同学们认识到受腐蚀RC构件性能对结构安全评估至关重要。
接下来,俞小彤副研究员用形象准确的模型与曲线图,向同学们介绍粘结-滑移曲线特性与极限粘结强度演化过程,并将带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与光圆钢筋混凝土进行对比,让同学们了解到不同材料性能的巨大差别,进一步拓展了同学们对钢筋混凝土的认知。
最后,俞小彤副研究员与同学们分享了深刻的个人体悟,围绕“寻找初心”“良师益友”“沉心静气”三个方面展开。她特别强调,初心并非一蹴而就的终点,而是需要在探索中不断确认的方向,切忌盲目跟从;当陷入迷茫时,要勇于尝试新路径,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唯有在实践中沉下心来,才能催生新想法、探索新知识。这番分享为同学们的学术与成长之路提供了宝贵指引。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搭建了高效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将领域内前沿的研究成果精准传递给同学们,更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同学们构建独立的学术思想,为其学术素养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大禹学院将持续推进学术讲座常态化,为广大师生打造获取前沿知识、拓宽学术视野的稳定渠道,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信息来源:大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