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水利水电学院院毛劲乔教授于2号楼A112作题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控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毛劲乔教授系统梳理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现状与生态环境挑战。他提到,我国已建成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国际领先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减灾、清洁发电、航运增效和水资源科学调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挑战:因其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文节律与水动力条件、水域的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及水温结构,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频发;鱼类繁殖所需的适宜水文环境遭到破坏,产卵规模大幅下降;通江湖泊与河流的自然连通性受阻,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这些问题不仅威胁流域生态安全,也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研发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调控关键技术已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
毛劲乔教授结合三峡工程生态调度实践、金沙江下游鱼类保护工程等典型案例,围绕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及调控技术展开深入剖析。在生态环境效应机理研究方面,通过构建“水文-水质-生物”多要素耦合模型,揭示工程运行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机制;在调控技术创新层面,重点介绍了立体监测、数学模型与多维调控三大核心技术。其中立体监测采用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捕捉水位、流速、水质及生物多样性等动态变化;数学模型精准模拟工程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多维调控技术涵盖生态流量精准调度、鱼类栖息地修复、过鱼设施优化设计等内容,旨在实现工程功能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平衡。
毛劲乔教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翔实的案例解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本次学术讲座的圆满举行,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拓展学术认知的珍贵契机,相信他们在水利工程领域未来的科学探索征途上,将展现出不懈的探索精神与非凡的创新意识。(信息来源: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