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下,媒介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模式均经历着深刻变革,我们每个人都切实置身于 “媒介化生存” 之中。为深入洞察媒介技术与我们自身的紧密关系, 3 月 5 日,在常州校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与媒介共生,做数智时代的清醒者” 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特别邀请陈莉老师担任主持人。讲座过程中,陈老师巧妙援引生活里的常见现象,佐以精准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为在场同学带来诸多深刻启发,助力大家对数智时代的 “媒介化生存” 这一概念,形成更为清晰、透彻的认知 。
讲座伊始,陈老师引用中国青年网等权威网站,指出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存在手机焦虑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我们与媒介技术的关系亟待正视。陈老师还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如朋友圈点赞行为等,深入剖析了点赞数量如何将自我价值和个体行为数据化、标签化,进而向我们揭示了数据异化的普遍现实。紧接着,她提出 “深度消失的在场体验” 这一概念,并深入阐释,充分展现出我们在不同场景下思维浅表化的窘态:身体在场却思维缺席、看似专注实则空洞、物理在场却情感缺席。这番深刻洞察,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随后,陈老师以 AI 生成的虚假视频为例,深入剖析了当下 “信息迷雾” 的现象。她指出,“深度伪造扭曲政治真相”“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效应” 以及 “社交媒体机器人操纵舆论” 等情况,正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她以疫情期间的舆论传播作为典型案例,向我们详细阐释了信息迷雾的主要表现形式。接着,陈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信息迷雾背后的三大技术根源:技术黑箱化、AI 内容存在的风险与知识污染、物联网对现实的虚假操纵。她强调,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当下数媒时代信任的崩塌,更凸显了人性弱点被技术利用这一严峻现实。
最后,陈老师指出,同学们需要科学地理解媒介技术,深入把握数媒时代下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深远影响。她强调,同学们应正确使用媒介,培养理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通过权威媒体多渠道验证信息,科学把握媒介使用时间。同时,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留出深度思考的空间,避免陷入信息焦虑的困境。要积极接触正能量媒介信息,努力成为数智时代的清醒者。(信息来源: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