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河海大学申报的智慧水利、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运动训练6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其中,智慧水利、运动训练2个专业为审批类专业,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专业为备案类专业。智慧水利专业系全国首创的交叉复合型专业。至此,我校本科专业总数达71个,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位授予门类 | 修业年限 |
智慧水利 | 081106T | 工学 | 四年 |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 081009T | 工学 | 四年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081901 | 工学 | 四年 |
智能制造工程 | 080213T | 工学 | 四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4T | 法学 | 四年 |
运动训练 | 040202K | 教育学 | 四年 |
智慧水利专业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立足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深度融合,满足智慧水利相关行业迅猛发展及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对兼具水利基础和信息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智慧水利专业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旨在培养能够融合水利工程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水利大数据、水利智能调度、水利工程BIM设计、水工智能建造、水利工程智能监控等方向工作的水利行业信息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全国高校率先批准设立智慧水利专业是我校深化新工科改革,推动传统优势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适应国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适应高等教育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需要,落实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改革需求,充分发挥大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办学优势,基于大土木、大水利发展格局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广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卓越人才。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与学校专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该专业的设置将进一步提升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海洋战略、江苏省海洋强省、造船强省发展目标以及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紧密结合我校“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岸带资源与环境”优势特色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基础,瞄准船舶与海工装备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贯彻“立足近海、无人进入、智能探测、绿色开发、走向深蓝”的工作思路,构建以船舶结构力学、水动力性能和设计原理为主、机电控制和材料工艺为辅的特色课程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复合型工程专门人才,有效推动我校海洋学科群内涵式发展,为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岛礁及海岸工程、海洋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互联网企业众多的先天优势,紧密结合学校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特色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厚办学积淀,培养具有“基础宽、实践强、学风好、品德优”、能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助力提升我国智能制造综合实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顺应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响应教育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满足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旨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灵魂、河海特质,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具备理论运用、理论传播、理论教育和初步的理论创新能力,胜任党政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相关岗位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服务体育强国战略需求,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体育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依托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发挥多年来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培养的丰富经验作用,彰显优质高水平代表队丰硕成果特色优势,培养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社区需要的体育应用型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足球强国贡献力量。运动训练是我校开设的首个教育学门类本科专业。
近年来,河海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先后增设了一批响应国家战略、满足行业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交叉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专业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凸显。(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