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委提出的“两聚一高”倡议,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博士多次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支招”。自江苏省委提出“两聚一高”(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来,刘奇洪博士先后为代表江苏经济发展最高水平的苏州工业园区作“聚力创新”专题讲座和为省内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作“聚焦富民”专题报告。
12月3日,苏州工业园区举办了2016年工委中心组学习讲座,刘奇洪博士作了“苏州向深圳学什么?”专题报告。刘奇洪指出,深圳创新发展经验就是“企业技术力量+人才支撑+创新文化”,深圳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深圳成为了当前中国唯一一座没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只有“降成本、补短板”的城市。苏州工业园区要向深圳学习,要培育发展终极产业,发展过程产业要精准判断,还要考虑退出,要用市场手段和法治手段清理水土不服产业和昙花一现产业,并不断优化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发展环境、经营环境,用一流环境吸引人才,大力发展本土创新企业。新华社江苏分社“最江苏”网站进行了独家新闻报道。
12月14日,江苏省发改委和苏北发展研究院联合在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钟山宾馆)举办了“加强区域合作,加快苏北振兴”研讨会,刘奇洪博士作了“新型城镇化——苏北经济起飞唯一选择”专题报告。刘奇洪指出,近年来,苏北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尚可,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盐城的汽车和风电装备制造,徐州的工程机械和光伏制造,连云港的制药,淮安的电子信息和特钢,宿迁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但县域经济发展鲜有起色,原因在于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又进一步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口和人才外流、购买力流失,因此,苏北经济起飞关键在于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如何加快苏北新型城镇化,刘奇洪从产业、交通、发展中小企业、要求省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12月21日,《新华日报》和新华报业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网站进行了新闻报道。(刘小云)
(信息来源:企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