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院以河海大学“致高、致用、致远”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深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创新模式—“IB&E”特色教改班。自2007年始,企业管理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中增设“国际商务与英语”(IB&E)特色教改班,实施小班化、互动式教学,80%以上的专业主干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以国际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为培养目标,教改班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英语六级通过率、毕业率、学位率均达到100%,连续七届毕业生的继续升学率达40%以上,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达2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IB&E”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获得河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创新模式—“英才计划”。在校区的统一指导下,企业管理学院2010年启动“英才计划”,通过配备学术导师,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配置优质资源,培养学术型、管理型英才。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为培养目标,英才班学生学术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平均学习绩点4.5以上,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面达到100%,六级通过率100%,主持各级大创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继续深造率达到80%以上。《个性化学术英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河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创新创业模式—“3+3”创业教育。企业管理学院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业教育的“三大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师资体系)为主要抓手,以人才培养的“三大平台”(实践平台、合作平台、保障平台)为支撑,大力开展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在“3+3”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涌现了以任杰为代表的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全国著名大学生村官,以朱澄、杨小龙、赵亮等为代表自主创业能手。《经管类创业型人才“3+3”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获得河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过近几年的人才模式改革探索,企业管理学院不断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院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基础。(龚艳冰、施春枫)
(信息来源:企业管理学院)